雨足郊原正得晴,地绵万里尽夏耕。在思茅街道箐门口村一片刚平整过的田地,嫩绿的旱稻禾苗随风摇曳,村民们正挽起裤脚,有说有笑地背着药筒喷洒除草剂,呈现出一派忙碌欢腾的景象。
箐门口村党支部于2021年4月牵头成立了经济联合社,主要负责集体资产经营与管理、集体资源开发与利用等。今年年初,箐门口村通过经济联合社,对箐门口水库工程已征的110亩空闲土地进行复垦,按照统一规划、统一技术、统一服务的方式,创建产业基地,实施规模性经营发展村集体经济。2022年10月将迎来首产,预计将达420公斤/亩,预期可实现总收入5万元。待收割完成后将实行作物轮作制,以此提高农田利用率,提升经济效益,街道同步提供技术服务等政策支持,确保农田产得出成效,经济联合社收得到效益。
“我家主要种植的是玉米,前段时间就已经全部种好了,现在村上这块地有经济联合社参与规划利用,我在农闲的时候也能就近找点事做。”针对当前传统农业散种经济效益低、农村劳动力流失等现象,思茅街道大力鼓励各村(社区)采取“党支部+专业化公司+专业合作社+农户”的方式,开展多种形式的土地股份合作,重点对连片耕地进行集中整合,挖掘土地潜力,增加种粮面积,推行农业生产托管,在探索党建引领产业振兴、实现村级集体经济稳定增收上走出新路子、迈出新步伐。
粮食是国泰民安的“压舱石”,广袤的田野则是兜住民生底线的根本。截至目前,思茅街道种植玉米4800余亩,水稻及旱稻871.5亩,均已超额完成任务。思茅街道将以箐门口村为样板,持续推进耕地改良建设工作,牢守耕地红线,在增面积、提产量、强品质上做出成效,向着农业高质高效、农村宜居宜业、农民富裕富足的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目标阔步前进。( 思茅区融媒体中心 谭薇 (文/图))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