思茅街道西园路社区月光小区地处城市中心,是原“地委、行署大院”,始建于20世纪50—60年代,建筑多建于70—80年代,小区占地211亩,共居住居民1188户,与周边的“红旗会堂”、“红旗广场”共同承载起几代思茅人的童年回忆,更记录着思茅这座城市一段段难以忘怀的记忆。
月光小区历经40多年的时光,不少硬件设施老化破损,小区房屋外墙老化、屋顶漏水,排水难、通行难、停车难等一系列问题,给居民的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。
“人民城市人民建,人民城市为人民。”为回应广大群众的热切期盼,月光小区提升改造项目从切实满足人民群众最关心、最直接、最现实的需求出发,改造前“问需于民”、改造中“问计于民”。通过拆围透绿、拆违建绿,将庭院通透式绿化与道路绿化充分融合,盘活和利用小区内各种闲置土地和资产,不断优化小区空间结构,推进社区空间共享,将月光小区提升打造成为既保留原有建筑、保持老城格局尺度,又延续城市特色风貌,充满“老思茅”历史记忆的完整居住社区和“活态博物馆”。
“我们每轮入户都有不同的内容,发放《致月光小区居民的一封信》并收集居民初步意见、摸排柴房位置、填写《老旧小区(月光小区)改造工程建设项目民意问卷调查表》等,都是以项目进展的情况跟进入户,确保每一个步骤、环节都有居民参与和监督。”月光小区提升改造项目专班工作人员王秀玲说。
只有瞄准群众的“急难愁盼”,才能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、烦心事、揪心事。“之前看周边小区一个个旧貌换新颜,一直盼着我们小区也能改一改,尤其是屋顶漏水问题,严重影响我们的生活,没想到愿望实现得如此之快。”居民钟女士高兴地说。
月光小区改造项目施工现场,工人们或挥舞工具、或往来帮运,增设停车场、适老设施,改造老年活动室,拆除违章建筑等工程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。
目前已完成月光路廊道花架、篮球场提升改造、后海(荷花塘)环湖步道以及225栋居民楼外墙改造等工程建设,拆除柴房22间,拆除违章建筑4户,正在实施文化长廊及三个亭子的道路施工等工程。
老旧小区改造,关乎居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待。要“面子”也要有“里子”,有“力度”更要有“温度”。
接下来,思茅街道将持续推进月光小区提升改造项目,坚持“留、改、拆、建”并举,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,业主委员会积极参与精准定位居民需求,当好党的“传声筒”和居民的“服务员”,让这项民生实事变得更有温度、更有品质。
通过项目的实施,把居民“忧居”变成“优居”,逆龄蜕变的老楼、庭院让居民享受到新生活,漫步在月光小区,绿树成荫、树影婆娑,咖啡店、茶馆、文创空间......一家家文艺新潮小店“破土而出”,增添新鲜活力,新旧观念在老小区里碰撞黏合,最终融汇实现月光小区的蝶变新生。(思茅街道 刘晓溪/文 李平 综合收集/图)
|